计算器收藏
转换

EB到Tbit转换器

分享计算器

将我们的免费计算器添加到您的网站

请输入有效的 URL。仅支持 HTTPS URLs。

将页面上计算器输入字段中的当前值用作嵌入计算器的默认值。
输入框边框聚焦颜色,开关框选中颜色,选择项悬停颜色等。

请同意使用条款。
预览

保存计算器

什么是艾字节和太比特?

艾字节(EB)和太比特(Tbit)是用于衡量数字数据的单位。艾字节代表极其庞大的数据量——相当于10亿吉字节。太比特则用于量化数据传输速度或带宽,常见于网络领域。这些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(SI),采用以10为基数(十进制)的前缀。具体来说:

  • 1 EB = 1,000,000,000,000,000,000字节($10^{18}$字节)
  • 1 Tbit = 1,000,000,000,000比特($10^{12}$比特)。

在计算机领域,还存在一个并行系统:二进制(IEC)标准。它采用以2为基数的前缀:

  • 1艾比字节(EiB)= 1,152,921,504,606,846,976字节($2^{60}$字节)
  • 1太比比特(Tibit)= 1,099,511,627,776比特($2^{40}$比特)。

SI与IEC系统解析

SI(十进制)系统
全球范围内用于科学和商业领域,SI前缀以1000为倍数递增。该系统定义:

  • 艾字节(EB):$10^{18}$字节
  • 太比特(Tbit):$10^{12}$比特。
    硬盘制造商和电信公司通常使用SI单位以简化计算。

IEC(二进制)系统
由国际电工委员会于1998年制定,该系统适应计算机的二进制特性。前缀以1024($2^{10}$)为倍数递增:

  • 艾比字节(EiB):$2^{60}$字节
  • 太比比特(Tibit):$2^{40}$比特。
    操作系统(如Windows、Linux)和内存/存储软件通常以IEC单位显示数据。

关键转换公式

所有公式均考虑字节与比特的关系(1字节=8比特)。

SI系统内转换

  • EB转Tbit:
Tbit=EB×(1018×8)÷1012=EB×8,000,000\text{Tbit} = \text{EB} \times (10^{18} \times 8) \div 10^{12} = \text{EB} \times 8,000,000

IEC系统内转换

  • EiB转Tibit:
Tibit=EiB×(260×8)÷240=EiB×8,388,608\text{Tibit} = \text{EiB} \times (2^{60} \times 8) \div 2^{40} = \text{EiB} \times 8,388,608

跨系统转换

  • EB转EiB:
EiB=EB×1018260EB×0.8673617379884\text{EiB} = \text{EB} \times \frac{10^{18}}{2^{60}} \approx \text{EB} \times 0.8673617379884
  • Tbit转Tibit:
Tibit=Tbit×1012240Tbit×0.9094947017729282\text{Tibit} = \text{Tbit} \times \frac{10^{12}}{2^{40}} \approx \text{Tbit} \times 0.9094947017729282

转换示例

示例1:某数据中心存储了5 EB用户数据。转换为Tbit(SI):

5 EB×8,000,000=40,000,000 Tbit5 \text{ EB} \times 8,000,000 = 40,000,000 \text{ Tbit}

应用场景:网络工程师可据此设计以100 Tbit/s传输该数据的设施,耗时400秒。

示例2:某超级计算机使用2 EiB内存。转换为Tibit(IEC):

2 EiB×8,388,608=16,777,216 Tibit2 \text{ EiB} \times 8,388,608 = 16,777,216 \text{ Tibit}

应用场景:高性能计算中的内存带宽计算依赖此类转换。

示例3:某互联网服务商提供10 Tbit/s带宽。转换为Tibit/s(跨系统):

10 Tbit×0.90949470177292829.095 Tibit/s10 \text{ Tbit} \times 0.9094947017729282 \approx 9.095 \text{ Tibit/s}

注意:约9%的”损失”源于SI/IEC差异,这对精确的服务协议至关重要。

为何存在两套系统

  • 历史背景:早期计算机使用SI前缀表示二进制量(如1 KB=1,024字节),导致混淆。IEC标准于1998年引入独立的二进制前缀(KiB、MiB、GiB)解决该问题。
  • 实际需求:SI单位符合物理/工程惯例,而IEC单位反映数字硬件的二进制架构(如内存寻址)。

实际应用

  • 云存储:服务商宣传1 EB(SI)存储空间时,用户系统显示约0.867 EiB,解释了”消失”的容量。
  • 网络升级:将100 Tbit/s(SI)转换为Tibit/s(IEC)可确保路由器满足实际吞吐需求。
  • 数据法规:GDPR等法规以SI单位(如”处理数据量达艾字节级”)规定,而审计使用IEC单位确保精确性。
  • 科研领域: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每年产生约1 EB(SI)数据,需使用基于IEC的工具分析。

常见问题

3 EB等于多少Tibit?

先转换EB为Tbit(SI),再转Tibit(IEC):

3 EB×8,000,000=24,000,000 Tbit 24,000,000 Tbit×0.909494701772928221,827,872.84 Tibit3 \text{ EB} \times 8,000,000 = 24,000,000 \text{ Tbit} \ 24,000,000 \text{ Tbit} \times 0.9094947017729282 \approx 21,827,872.84 \text{ Tibit}

结果:约2182.8万Tibit。

为何操作系统显示存储小于标称值?

1 TB(SI)硬盘等于$10^{12}$字节。按IEC标准:

1012÷2400.9095 TiB10^{12} \div 2^{40} \approx 0.9095 \text{ TiB}

因此显示为~0.909 TiB而非1 TiB。此为正常现象,非缺陷。

艾字节与艾比字节可否互换?

不可。1 EB(SI)=$10^{18}$字节,而1 EiB(IEC)=$2^{60}$字节≈1.1529×$10^{18}$字节。混用会导致大规模系统出现显著误差。

网络领域应使用哪套系统?

带宽(如光纤速度)使用SI单位(Tbit),因电信标准采用十进制。服务器间数据传输使用IEC单位(Tibit),因其需对齐二进制架构。

能否直接从EB转换为Tibit?

可以,但需两步:

  1. EB转比特:$\text{EB} \times 8 \times 10^{18}$
  2. 比特转Tibit:$\text{bits} \div 2^{40}$
    组合公式:
Tibit=EB×8×1018240EB×7,275,957.614183426\text{Tibit} = \text{EB} \times \frac{8 \times 10^{18}}{2^{40}} \approx \text{EB} \times 7,275,957.614183426

如0.5 EB:$0.5 \times 7,275,957.614183426 \approx 3,637,978.81 \text{ Tibit}$。

精度说明

  • 精确性:跨系统转换涉及无理数(如$\frac{10^{18}}{2^{60}}$)。关键应用需保留10位以上小数。
  • 规范:IEEE和ISO要求文档中明确标注”EB”(SI)或”EiB”(IEC)以防止歧义。

历史背景

“艾字节”一词诞生于1970年代,但首个1 EB存储系统直到2008年(欧洲核子研究中心LHC)才实现。IEC二进制前缀源于1996年提案,旨在终结”千=1000还是1024?“的争议。

报告错误